分卷阅读130

善终。
  轰轰烈烈的一场反叛,本该万无一失,谁知竟因一个和尚的暗杀,功败垂成。
  雍理高烧近半个月,是留在长心殿的李擎衣不解带地照顾他。
  浑浑噩噩中,雍理总把他叫成阿兆。
  起初李擎听不清,次数多了又哪会不明白?
  他忍不住道:“陛下,沈君兆狼子野心,您何必……”
  雍理哪里听得见,他因高烧而面颊泛红,眼睛紧闭着可眼睫上始终湿漉漉的,干裂的唇瓣只会轻轻呢喃着:“阿兆……阿兆……”
  李擎心痛,却也无可奈何:“陛下,国不可一日无君啊!”
  国……家……
  雍理失去了最重要的人,如何背得起这国和家!
  又过两三天,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元曜帝熬不过去时子难回来了。
  和尚风尘仆仆,短短数月竟瘦得脱了像,他身上袈裟脏乱,形貌枯槁,唯独一双黑眸依旧沉稳透亮。
  李擎忙起身:“国师!”
  哪怕子难人没回来,论功行赏也早落下,子难此举是救君救国,是最大的功臣,早被正式册封了国师称号。
  子难二话不说,先给雍理搭脉。
  雍理高烧这么久,还能活着,凭的是多年病痛煎熬的毅力,也是在等子难回来。
  究竟是怎么回事,他要知道。
  哪怕沈君兆死了,他也要看到他的尸身!
  雍理似有所觉,昏沉许久的眼睛勉力睁开,嗓音哑得不成样子:“子难……”
  子难轻吸口气,侧头对李擎说:“出去。”李擎顿了下,子难眼眸陡冷:“出去!”
  李擎一震,行了个礼道:“陛下高烧半月,恐神智不明,还请国师不要让他劳心劳神。”
  说完这话,他躬身退了出去。
  子难出家十载,早断了情念,可此时见着雍理这幅样子,仍旧心疼得眼眶通红:“你这又是何必!”
  雍理直直地看着他:“你没有杀他。”
  不是疑问句,而是肯定的。
  子难摇头道:“他骗了贫僧。”
  雍理能猜到,只是想知道得更清楚些:“他、他伤得……”
  子难垂眸。
  雍理胸口一涩,剧烈的咳嗽恨不能把五脏六腑都给咳出来。
  子难忙扶住他,内力尽数灌入他单薄的身体:“陛下切莫动气。”
  雍理唇瓣被鲜血染红,衬得面庞更加苍白:“他死了吗?”
  子难不忍看他。
  雍理眼睛直勾勾的,竟半滴眼泪也没流出来:“他在哪。”


第74章 执子人 第二更
  这半个月对子难来说, 犹如噩梦。
  起初跟着沈君兆出征,子难领的是闲差,他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沈君兆。
  用雍理的话就是, 沈君兆哪怕掉了一根头发,他也要找他算账。子难知他们情意深重, 也知他们情路坎坷, 更知在雍理心里,沈君兆比他自己的命都重要。
  子难肩负重担,所以盯沈君兆盯得很紧, 生怕他有什么凶险。
  谁知沈君兆比他想象中还要惜命:刚到边境,因水土不服有不少随军将士生了病, 子难因早就来过,并未着道, 沈君兆体质向来强悍, 也没什么大碍。可他却小心得很, 遇上瘴气弥漫, 沈君兆寸步不离营帐, 十分谨慎。
  子难不觉松了口气——以沈君兆的修为, 他不作死基本不可能出事。
  雍理怕是关心则乱, 此行出征可比三年前的御驾亲征安全多了。
  沈君兆假模假样地和梁铭打了一架后, 全军南上, 镇压各地总兵。因出其不意,再加上沈君兆谋略得当,阵仗没铺完已经打了个胜仗。
  沈君兆本就是全军领袖, 坐镇后方,安全得只怕比呆在首京还安全。
  子难这就更放心一些了。
  唯一让子难提心吊胆的是偷袭敌营,斩杀杜景修。
  子难的意思是:“贫僧去即可, 沈相留在营中。”
  沈君兆道:“杜景修狡诈,大师不及我熟悉他。”
  子难想拿出圣旨压他,沈君兆又道:“你我合力,事定能成。”
  子难愣了下,沈君兆道:“此等小事,大师别烦扰陛下了。”
  子难原以为沈君兆是要自己行动,所以才想替他去行刺,谁知他竟是想与他合力。
  两人相互照应,的确是事半功倍。
  以他们二人的身手,又如何取不了杜景修项上人头?
  斩杀杜景修,此行征伐也就解决了一半。
  沈君兆又道:“能早些回去,想必陛下也能早些宽心。”
  此话极有道理,子难想了下便道:“沈相定要保护好自己。”
  沈君兆道:“大师亦是。”
  他们合作,当真是轻而易举。
  杜景修一死,前朝余孽溃散,付安义逃亡而去,沈家军乘胜追击。
  如此看来,战事似乎很快就结束了,他们很快就能回京了。
  子难不由地又是松了口气。
  能把沈君兆安安稳稳得护送回京,他也不负雍理所托了。
  内忧外患解除,子难这边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。
  沈君兆从没屏退过他,无论商议什么事都将他待在身旁,起初他的心腹还满目审视得打量他。
  沈君兆:“自己人。”如此便再没人留心他。
  子难也没当回事,他的确是自己人,他的任务只有保护沈君兆,甚至高于战事。
  没人提防他,子难才逐渐品出些怪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